永利澳门网站-首頁(欢迎您)

风博月经文站>玄幻奇幻>长河奔逝 > 土湾召唤
    土湾位于山城重庆SPB区东南部,地处嘉陵江畔,因千百万年的江水冲刷、沙土堆积,江心有两块大石,形成了一个湾口,故而得名为土湾。

    四十年后的一个夏天,志弟在居住在重庆的五妹陪同下,再次来到土湾。

    眼前一排排古朴的青砖瓦房,分布在山城特有的步行梯坎两边,隐匿在高楼丛林下,黄葛树浓荫遮天,当地的居民过着别样的静谧生活:手摇蒲扇,水龙头前淘洗着蔬菜,收音机里播放着重庆本地新闻……。

    志弟望着这片建筑群,心里暗暗感慨。

    今天很难想象,这里曾经是抗战期间,享誉四方的豫丰纱厂高级职员别墅群——裕丰里。

    别墅群的名字牌匾依然屹立在那里,只是当年用青瓷拼出的字样历经岁月沧桑,日渐斑驳。如今这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,即便与它只有一墙之隔的金沙时代小区,很多居民也不知别墅群的存在。

    “二姐,还记不记得当年姐夫来等你的紧张样子?”五妹轻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嗯,怎么会不记得呢?就在这门口吧?”志弟微笑着,神情仿若回到当年意气勃发的年代。仿佛她正从这里某栋房屋里走出来,去见那个腼腆局促的男孩——书荣,一个正在重庆求学的大学生。

    “你不怕我连累你吗?”志弟仍然记得,当时给书荣说这句话的时候,自己因激动而涨红的脸。

    当年志弟说这话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西学东渐,新式教育在中国大地上蹒跚起步,中西思潮、新旧观念激烈碰撞。

    赫家自诩以宋明理学立身存世,犹如儒家教育在大田镇的最后堡垒,四维、八德、五伦、三纲五常、十义等这些理学观点,多年以来,依然是大田社会纲常、人伦关系和道德标准的判定准绳,与大田乡公所一到,各司其职、共同默契地维系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。犹如“凯撒的归凯撒、上帝的归上帝”。

    志弟主导的“北上延安”事件后,作为书香门第的赫家颇觉颜面扫地,加紧了对她的看管。在赫家人看来,志弟言行不可思议、不可理喻,或许婚姻家庭、相夫教子是束缚她的最好办法,是时候让她安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因为赫家的声望,那一段时间大田镇的媒婆们开展了繁忙的“纵横捭阖”之旅,毕竟赫家三小姐找婆家,在大田可是一件很大的事件。

    回到大田之后,志弟表面上静若止水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,心里的火焰却持续燃烧,关于那次古道北行中的思考仍旧在继续。“为什么要决意北上?”、“北上到底想追求什么?”这些问题仍旧萦绕不去。

    自己出生书香门第,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里长大,经历的是同龄女孩完全不同的人生。过去女人全都是在家里的,养孩子,做家务,这就是中国女性一生全部的事件。

    志弟在想,最大的不同,也许应该就是自己能够享受那个年代,只有男性才有的受教育权利。幼年起便在家和兄弟们一起念书识字。民国成立后,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颁布了《普通教育暂行办法》,规定“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“,到了学龄,顺利入读只有两个女生的小学堂,后来顺利考进了有江省立中学。

    当时在欧洲发生了第一次女权运动,余波也辐射到尚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的中国大地。

    在有江中学,学校倡导女子多读书,坚持女子德育、智育、体育三方面全面发展,最终成为能够自立、自强的国民。

    在女子婚姻观上,不再绝对遵从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,对纲常礼教的抨击,使之强加给妇女的种种束缚不再天经地义。追求自由择偶、离婚自愿、更有宣扬独身者。

    在女子职业观上,宣传西方妇女就业状况,就业有利于她们自立、不再依赖于男子,鼓励女性走向社会的勇气。

Baidu
sogou